- 刘壮;吴宇赫;陈雨然;刘芮彤;董晏宁;赵军;
在构建未来高度融合的物理与数字世界中,通信、感知与计算的深度整合已成为下一代智能网络的关键技术。聚焦于通信-感知-计算融合(ISCC)技术,系统剖析了其理论与应用价值。从技术演进和新兴需求出发,明确了ISCC在提升系统智能化、降低时延和优化资源利用方面的关键作用,尤其是在满足沉浸式扩展现实(XR)、全息通信和自动驾驶等新兴业务需求中的必要性;深入探讨了ISCC的核心技术体系,包括无线感知、多模态感知、移动边缘计算和感知与通信的深度融合机制,并揭示了其在数字孪生网络、算力网络和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中的创新应用场景,展示了其在高精度感知、高效数据处理和实时通信方面的优势;系统梳理了ISCC技术在实际部署中面临的多维度挑战,如体系架构设计复杂性、空口协议优化难题、资源管控动态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严峻性以及多源干扰管理复杂性,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强调了跨学科理论创新、标准化推进和系统性仿真验证的重要性。
2025年09期 v.19;No.204 2273-2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1K] [下载次数:1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昂格鲁玛;王斯日古楞;斯琴图;
知识图谱已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显著推进了人工智能相关任务的发展。然而,知识图谱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知识不完备的挑战,这一挑战严重限制了知识图谱在下游任务中的应用效果。知识图谱补全任务能够预测知识图谱中缺失的连接,以解决知识不完备的问题。系统梳理了知识图谱及其补全技术的研究背景,明确了其在人工智能与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关键作用。根据信息来源的不同,将现有补全方法划分为基于结构信息、基于文本信息以及融合结构与文本信息等类型,并对各类方法的代表性成果进行了介绍、优缺点比较及适用场景的归纳,揭示了当前技术的发展脉络与演进趋势。关注多语言知识图谱补全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跨语言实体对齐等关键技术,强调了跨语言知识共享与统一建模的重要性。分析了知识图谱补全在知识融合、知识挖掘等方面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趋势。
2025年09期 v.19;No.204 2302-2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6K] [下载次数:10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璐琦;高继勋;唐昊;李松;赵媛媛;
空间最近邻查询及其扩展的变体查询是空间数据库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内容,被广泛地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模式识别、决策支持、城市规划等众多领域。近年来许多空间最近邻及其变体查询算法被提出,对现有的空间最近邻查询工作进行综合分析和梳理。针对最近邻查询索引结构,从基于网格的空间索引结构、基于树的空间索引结构和混合空间索引结构详细介绍目前空间索引结构的研究进展,分析索引结构的优缺点;针对最近邻查询算法的变体查询算法,重点研究分析了以下几种最近邻变体查询:反最近邻查询算法、连续最近邻查询算法、最近对查询算法、障碍最近邻查询算法和基于最近邻的空间Skyline查询算法等。对于每种变体详细分析其算法的特点、研究现状和核心技术,并归纳出变体算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等。阐明了当前研究工作面临空间数据量大量增加、空间数据维度高和数据查询需求的多样性等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2025年09期 v.19;No.204 2319-2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1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魏宗月;仇大伟;刘静;李振江;常少华;
上肢骨折作为临床常见且复杂的创伤性骨折类型,其诊断准确性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X射线(X-ray)诊断方法操作繁琐且耗时,难以满足现代医学对高效、精确诊断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深度学习辅助上肢骨折诊断主要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对医学影像进行分类、检测和分割,确定影像中是否存在异常,提高模型诊断的速度和准确性,同时也为医生提供了更有价值的辅助意见。为了更好地了解深度学习技术在上肢骨折诊断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详细介绍了几种常见的上肢骨折类型并对当前广泛使用公开的上肢骨折数据集进行了总结,对常用的评价指标进行了系统归纳,以便更好地理解模型在不同任务中的性能表现。深入分析了深度学习在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和图像分割三项计算机视觉(CV)任务中的应用进展,通过总结各算法的优化策略及其在骨折诊断中的具体应用,比较了各自的优势与局限性,并对深度学习模型的可解释性进行总结。从数据规模、使用方法、算法优缺点及实验结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对比,系统总结了当前上肢骨折诊断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2025年09期 v.19;No.204 2341-2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7K] [下载次数:4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晓佳;陈泓妤;于德新;陈云结;周宇琴;
自动驾驶汽车近年来逐步发展,轨迹预测是实现自动驾驶车辆安全高效决策的关键技术。准确的轨迹预测不仅能够提升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性,还能有效提高交通流畅度和驾驶效率。然而车辆的未来轨迹是由驾驶员、环境以及车辆当前行驶状态共同决定的,周围复杂的驾驶环境与车辆间的交互制约着轨迹预测的准确性。总结了车辆轨迹预测领域常用的数据集和评估指标,针对现有轨迹预测方法预测时域的不同,从短时预测和长时预测两个方面对该领域进行了系统综述。通过对不同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研究,报告了长时域的基于深度学习、强化学习、基于意图识别的预测方法,短时域的基于物理模型的方法,以及预测时域位于二者之间的基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对比了不同车辆轨迹预测方法的优势和劣势。通过综合最新进展,指出交通模式和驾驶意图等高级语义特征在长时轨迹预测中发挥重要作用。最后针对全过程轨迹预测的挑战,提出集成短时预测与长时预测的综合轨迹预测将成为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有助于推动可解释、实时的轨迹预测系统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
2025年09期 v.19;No.204 2363-2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9K] [下载次数:10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